赓续红色基因 构建平安和谐侗乡——通道红色文化“三融入”赋能基层社会治理纪实
湖南普法网讯通道侗族自治县位于湘、桂、黔三省交界之地,不仅保存着丰富的侗族文化,作为“通道转兵”的发生地,对红军长征胜利产生了深远影响,为中国革命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淳朴厚实的通道人民将红色文化的传承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,以构建平安和谐红色侗乡为目标,坚持抓好“三个融入”,推动红色文化与基层社会治理有机结合,走出一条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的新路子,平安法治通道建设成果不断显现,连续6年荣获省级平安县称号,2022年成功创建省级信访工作示范县。
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教育,点燃基层社会治理“活力引擎”
红色精神引领信仰之光。通道将红色文化作为“党建+”关键一环进行推进,红色主题党日、诵读红色家书、品读红色经典,成为基层党员活动的日常,有力增强了党员的党性修养,着力将基层党组织打造成服务基层治理的强力堡垒。以县溪镇恭城村为例,该村充分发挥红色资源富集的优势,将参观红色教育、汲取红色养分与主题党日、“三会一课”等有效结合,不定期让党员、干部在聆听一堂生动的党课、书写一次入党誓词、诵读一封红色家书、重温一段红色经典中传承红色信仰,锤炼赤诚党性,进一步筑牢基层社会治理的思想根基,让党旗在通道大地高高飘扬。
【资料图】
红色教育凝聚强大合力。通道充分发掘红色文化资源,搜集通道会议相关文物500余件,构建以通道转兵纪念馆为主轴,精品课程为亮点,体验性教学为支撑的红色教育阵地。通过重温入党誓词,敬献花篮,学唱经典歌曲,进行自我反省等教学实践活动,增强基层干部的情感认同,用红色精神鼓舞人心、凝聚共识,在学思践悟中感悟红色精神的强大动力,汇聚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强大力量。
红色故事传承优良作风。“小水跳崖八壮士”“一盏马灯”“红军秤”“五姑嫂舂米”“猪嘴吐铜钱”等感人故事早已在通道人们心中种下红色的种子,在潜移默化中培育了通道人无私奉献、奋勇向前的优良品格。在危难险重任务面前,各级党组织发挥了“红色头雁”作用,冲锋在前,长期受到红色教育洗礼的基层群众为了集体事业不计较个人得失,全县人民团结一心、众志成城,顺利打赢了脱贫攻坚战,有效应对了一波波疫情的侵袭,在推进通道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。
红色文化融入创新实践,强健基层社会治理“骨骼肌体”
走出红色法宣新路子。红军路过通道时,军纪严明,对百姓秋毫不犯,得到了群众的热烈拥护,其中蕴含的法治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侗家人。通道充分发掘红色法治文化同侗族“款约”的契合点,创作了一批具有浓郁侗族风味的红色法治作品进行展演,同时,将新时代社会治理规范写进款词当中,由寨佬在群众集会时吟唱,深受侗族群众的欢迎。2022年以来,全县共开展法治文艺演出80余次,宣传受众达4万人次。
打造红色网治新模式。该县组建3352个由党员为主体的红色微网格,在法治宣传、调解矛盾纠纷、宣讲红色故事、重点人员管控等方面持续发力,有力构建了基层稳定的“第一道防线”。“长期以来,通过宣扬红色文化,抓好网格化治理,邻里越来越和谐,村里的矛盾纠纷越来越少,人们的幸福指数越来越高。”陇城镇陇城村支部书记石金广深有感慨地说。据悉,该村已经成为通道基层社会治理的典范,连续40年未发生重大刑事案件。
铸造红色边界新品牌。该县积极探索“党建+边界治理”体系,以跨区域联合党支部为抓手,建立了7个省际边界“联合党支部”,着力解决“纠纷调处难、社会治理难、村务融合难、经济发展难”等问题,以红色文化推动党建引领省际边界社会基层治理体系,助力乡村振兴。“现在两地群众亲如一家,以前不敢想的建鼓楼、开公路、修水渠等民生难事,如今在联合党支部的推动下都变成了现实。”蒋王屯联合党支部书记王凤鸣欣慰的说。近年来,各联合党支部为三省群众解决疑难实事达500余件,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300余万元。
红色文化融入乡村振兴,夯实基层社会治理“功能系统”
红色文化提升振兴质效。通道统筹推进县溪镇等红色小镇建设,以通道转兵纪念馆等红色文化景点为核心开辟了3条红色研学路线,每年组织研学人数达100余万人。依托红色资源优势,大力发展生态、红色和民俗文化旅游,全县经济社会有了长足发展,县内生产总值稳步增长,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升。正如红色史诗剧《通道转兵》中一位小女孩所言:“我们人人都衣食无忧,安居乐业,好多外国人都羡慕我们呢!”
红色文化助力乡风文明。依托“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”平台建设,将“社会公德、职业道德、家庭美德、个人品德”等新时代农村文明新风融合推进,打造“红色文化公园”“红色文明小道”,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涵养文明思想,让新时代文明内化于心、外化于形蔚然成风。近年来,高步村、双层村、通坪村等一大批新时代文明红色村寨涌现出了,“路不拾遗、夜不闭户”已成为通道高质量发展的鲜明标识。
红色文化丰富群众生活。为更好地丰富新时代群众生活,通道县紧跟时代步伐,开发了红色故事会《长征路上》、红色音乐会《通道转兵组歌》、红色电影《通道转兵》、阳戏《侗山红》等文艺作品,线上线下同步展映,在群众中收获了强烈反响。每逢侗族重大节日,组织开展送戏下乡和送影下乡活动,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日常文化生活,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红色素养、传承红色基因。
通道积极探索别具一格的符合本地特色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,创新融入理念,优化融入方式、健全融入机制,提升融入效能,在红色文化助推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中,走出了“通道特色”,为夯实社会治理根基、筑牢平安建设防线发挥了积极作用。